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2014考研英語:被動語態翻譯規律總結



  在英語中的被動語態使用得比漢語要多,要普遍使用,但大多數http://www.hong-yan.com.tw#bx734句子 都使用主動語態,在英語中極為重要。考研中常常涉及到這個問題。一般說來,當強調動作承受者,不必說出執行者或含糊不清的執行者時,多用被動語態。

  翻譯時有以下幾種翻譯方法:

  ①譯成漢語被動http://www.hong-yan.com.tw#xcv834句:使用“被、受、遭、讓、給、由、把、得到、受到、加以、得以、為……所”等詞。

  ②增加主語,即動作的實際發出者,或虛擬發出者。

  ③譯成漢語無主句

   主句:it is imagined,其中it為形式主語,而that引導的 that the operation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和that they have to ... special training是並列的主語從句,為真正http://www.hong-yan.com.tw#cb834的主語。原文中有三個被動語態is imagined,be compared和be required,譯成漢語都變成了主動表達:“認為”、“相比”和“掌握”。

  (1)It is imagined by many 此處是“It+被動語態+that”形式的處理,譯為“很多人認為”。

   (2)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e by no means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此處所用的是譯成漢語主動句的處理方法,並保存原文主語譯為“普通人的思維活動根本無法與這些思維http://www.hong- yan.com.tw#cbn347過程(科學家的思維過程)相比”。

  (3)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此處所用的是譯成漢語被動句的處理方法,譯為“認為這些思維過程是必須由某種專門訓練才能掌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