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翻譯的問題
據說此前中國作家拿不到諾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翻譯http://www.hong-yan.com.tw#xcv34得不好。 畢竟瑞典學院十八位院士之中只有馬悅然一位懂漢語。其他人都要通過翻譯閱讀莫言。記得作家畢飛宇說過,文學翻譯不同於“文件翻譯”。後者“是一加一等於二 的翻譯,文學翻譯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翻譯,骨子裏是寫作,一種很特殊的寫作。”換言之,“文件翻譯”大體譯出字面意思就可以了。相比之下,文學翻譯更要譯出 字面背後的東西,即要譯出文字中潛伏的原作者的http://www.hong-yan.com.tw#xcb456喘息、心跳、體溫、氣味以及節奏和音 樂感。說誇張些,翻譯既可成全一個作家,又可毀掉一個作家。在這個意義上,諾獎評審的確不是原作間的PK,而是譯作間的比拼。幸運的是,莫言作品的譯者應 該都很夠檔次。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透露,莫言多數作品的翻譯均出自美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葛浩文先生之手,“其精准程度令人信服”。評論家欒健梅也在其博 客中寫道:“在如今的英、法主流閱讀市場,莫言作品的翻譯http://www.hong-yan.com.tw#xcb845無疑是最多的,也是最精准 的。而這,也令眾多當代作家羨慕不已。”假如沒有好的翻譯,莫言的作品再好也休想撈到諾獎。翻譯絕非林語堂所說的好比女人大腿上的絲襪,絲襪再好,曲線美 也是大腿的。至少就諾獎評審而言,翻譯即大腿,即曲線美。
但另一方面,莫言作品中也有不必翻譯的部分。竊以為就是懺悔和救贖意識,這是其作品的靈魂。
在莫言的長篇小說《生死疲勞》中,便表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對靈魂的拷問和懺悔。這種強烈的http://www.hong-yan.com.tw#xcb956懺悔意識,也貫穿在那部面世以來飽受爭議的作品《蛙》中。
應該指出,懺悔意識自覺正是很多國人所缺少的。大多情況下我們更傾向於委過於人、委過於曆史和文化傳統。而莫言拒絕這樣做。就憑這一點,他就有足夠的資 格進入世界級文學家的行列。我想這也是莫言http://www.hong-yan.com.tw#hdf845獲獎的主要理由之一吧。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