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設立法律翻譯人才庫


  刑事訴訟法賦予不通曉通用語言的訴訟參與人有要求提供翻譯的權利,同時也規定了翻譯人員應當回避的情形以及不得接受當事人、委托人請客送禮等 的情形。但對翻譯人員的選任渠道不統一、聘請翻譯人員程序不規范、對翻譯http://www.hong-yan.com.tw#ned967人員違背法 定義務無從追究、缺乏對翻譯人員的監督等情形,需要司法解釋來解決。

  (一)規范刑事訴訟翻譯人員的資格,設立法律翻譯人才庫。刑事訴 訟翻譯人員應當限定為具有法律翻譯資格,接受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指派,在訴訟中為外國人、無國籍人、少數民族人員、聾啞人提供語言、文字或者手語翻譯 服務的人員。為保證刑事訴訟翻譯的水准,可以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門牽頭,經有關權威翻譯機構對申請擔任刑事訴訟翻譯工作的人員進行 http://www.hong-yan.com.tw#vzx745審核或者通過統一的國家考試來進行資格認證。
  在設定翻譯人員條件的基礎之上,要建立專門的翻譯人員人才庫,翻譯人員名單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門備案,需要刑事訴訟翻譯時,由公安、司法機關從人才庫中隨機性選擇並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可後確定。

   (二)完善翻譯人員聘請程序。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需要聘請翻譯人員的,應當http://www.hong-yan.com.tw#ncb345經過辦 案人、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的層報審批,在決定聘請翻譯人員之後,從人才庫中運用電腦隨機選擇翻譯人員。在聘請翻譯人員時,應向其告知相應的權利和義務, 尤其要告知其故意錯譯的法律責任,並讓其在告知書上簽字。

  (三)建立當事人參與遴選翻譯人員http://www.hong- yan.com.tw#ndd956機制。“尊重當事人的參與和意志表達”是“程序正義”的基本內容之一。由於刑事訴訟翻譯人員能力的高低、翻譯工作質量 的好壞直接決定證據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將直接影響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須設置相應的程序,允許當事人對翻譯人員的選定提出異議,當事人有權對公安、 司法機關選定的翻譯人員提出更換要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