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2日星期一
翻譯培訓:筆譯考試中存在的誤區及對策(三)
逐詞逐句翻譯,造成譯句與原文意思截然相反
我們都知道,在英語中一個單詞往往有多種 http://www.hong-yan.com.tw#bzx043含義,且有多重詞性,比如: like,作為動詞,譯為“喜歡”;作為形容詞,是“相像的、一樣的”;作為名詞,是“同樣的事”;作為介詞,是“像……的一樣”;而作為副詞,又譯為 “可能”。因而,在翻譯時必須根據上下文段來推斷其詞義和作用。很多翻譯者著手筆譯時往往斷章取義,這樣翻譯出來的文段連基本的通順流暢都很難保障。句子 不是一個獨立http://www.hong-yan.com.tw#bnm146的存在,它在語段中通常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單詞也是同樣的道理,單獨一個詞語很難猜測哪種譯法最為准確,需單詞與單詞的組合、句子與句子的搭配才能使之傳達出真正的含義。不管是英譯中還是中譯英, 正確地理解某詞的詞類、詞義、成分和作用並能准確地運用是翻譯者必備的素質,這要求翻譯者掌握正確的分析http://www.hong- yan.com.tw#xcv857方法,即從一個詞在句子中的位置、與其他詞的關系以及它所起的作用來確定。翻譯時,最忌看一句譯一句,很可能開頭覺得 是對的,譯到最後才發現與原文的意思大相徑庭。再者,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序,沒有按照中英用語習慣略作調整的話,譯文便會顯得刻板、生硬,讀起來使人覺 得拗口、晦澀,因此,翻譯前最好先通覽全文,在略微了解語段大意之後再進行翻譯。
筆譯不僅僅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更是兩種不同文 化http://www.hong-yan.com.tw#vbn045之間的交流,在筆譯考試中不能一味只用直譯,要學會靈活自如地運用直譯與意譯相結 合的翻譯方法,從句式結構、語法形式、邏輯關系、語境場合、中英用語習慣、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加以考慮,才能翻譯出高質量、高標准的譯文。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