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從玄奘“五不翻”理論解讀中醫翻譯文化:“秘密故”原則

“五不翻”理論是玄奘法師根據自己從事佛經翻譯http://www.hong-yan.com.tw#vnd842實踐所概括出來的五種適宜采用音譯的情況,其在本質上是關於音譯法的五條適用原則。本文本著“師古而不泥古”的精神,並結合中醫翻譯實例進行逐條剖析和解讀,以便更深刻地把握音譯法適用原則的本質,從而更好地指導中醫漢英音譯http://www.hong-yan.com.tw#mcv933實踐。 “秘密故”是指一些帶有某種神秘色彩的咒語、密語,應保留其原有的發音不變,故不宜意譯而應采用音譯。如“陀羅尼”為梵語Dhārani的音譯,指佛教中的真言、咒語,其中較為熟悉的觀音菩薩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就是一種陀羅尼。比如像《大悲咒》這樣的大段陀http://www.hong-yan.com.tw#cvn634羅尼,完全采用音譯,難免會令誦讀者只知其聲而不解其意。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出於保持“神秘性”目的而采取音譯是佛經翻譯中的一種特殊處理方式,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源語信息的傳遞,因此並不適用於中醫漢英翻譯實踐中的絕大多數情況。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秘密故”原則,它反映出當源語的發音本身具有特定意義時,在翻譯http://www.hong-yan.com.tw#bng472時應采取“以音譯音”的方式,即進行音譯以保留源語的發音。在中醫針灸學中,“阿是穴”一詞源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裏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處,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可見,阿是穴的命名本身就是依據http://www.hong-yan.com.tw#hgf9345患者的發聲而來的,因此,其英譯也應采取音譯法譯為“Ash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