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星期三

語篇翻譯的特點和意義



  相比傳統教學翻譯,語篇翻譯教學的特點是:立足語篇http://www.hong-yan.com.tw#cxv521的交際功 能,聯系情景語境,對比分析語篇的各個級層,結合語篇外的文化諸因素,從而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對比意識以及技巧意識。所以,語篇翻譯教學更符合翻譯教學 的目的,能夠更加全面深刻揭示翻譯轉換的規則和內在機制,最終教會學生自覺合理地運用種種翻譯技巧,生產出結構銜接、語義連貫、功能明確的譯文 http://www.hong-yan.com.tw#tyf873語篇。

  翻譯就是譯意。要在意義上和文體風格上准確地傳遞原語中 的信息和意義,就須在語篇的層次上首先正確理解原文的整體意義,然後用譯入語的最自然貼切的形式表達出來。根據系統功能理論,語篇是語義單位,表達一個完 整的語義。一般來說,語篇由句子、句群和段落組成,但有時可能http://www.hong-yan.com.tw#bnu23是一個句子或者一個單 句。翻譯作為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是用銜接連貫的譯入語語篇取代原語中與其對等的語篇的過程。語篇翻譯能更好地體現包括詞義、風格和作者意圖以及原文整 體意義的忠實、完整的轉達。

  由於語篇是“結構——意義”的統一體,其整體意義由詞、句子等結構單位來承載,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 以語篇為背景,通過上下文正確理解原文中作為意義載體http://www.hong-yan.com.tw#cb744的詞、句、句群的意義。同樣,在 譯語中,也要以語篇為背景,選擇最能表達原文意義的詞、句、句型結構,生成一篇前後連貫銜接的語篇材料。

  翻譯的技能意識體現在翻譯的 轉換過程中。這種過程是從原文語篇理解到譯文語篇再現的過程,是一種動態的跨文化交際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語篇分析。“在實際翻譯中,譯者既是原文 http://www.hong-yan.com.tw#cv985的接受者,又是譯文的生產者。他在接受原文的過程要進行語篇分析,在生產譯文時同樣要 進行語篇分析,而且要將兩次的分析結果進行比較,才能較好地完成翻譯任務。”語篇翻譯教學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語篇分析,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分析翻譯所涉及的 語篇內和語篇外因素。從理解原文的角度應該分析:哪些是主題? 哪些不是主題? 主題按什麼語序延伸?主題用何等詞表達? 用何種句子? 用何語氣? 什麼樣的情景? 誰是http://www.hong-yan.com.tw#we5123作者? 語篇是為何目的寫的? 寫給誰的? 何時何地? 為什麼? 表現什麼功能? 對於轉換而言,要分析翻譯發起者的意願,翻譯的目的,譯文的功能,讀者對象,譯文與社會的關系;對於譯文的表達而言,應該分析譯文與原文在語篇各級層的形 式和語義結構以及語篇模式上的http://www.hong-yan.com.tw#luy845異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